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每位交易者都免不了因犯错而发生亏损。期货投资赢家与输家的真正区别,在于处理错误的态度。期货投资赢家会察觉自己的错误,汲取其中的教训;输家则会不断重复相同错误。
假设你经常追价买进那些在10分钟内大涨2美元的股票,结果总是发生亏损;如果你够聪明,最终你将发现这并不是胜算很高的策略。
持续追价就像不断用自己的头撞墙一样。他们之所以这么做,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打开一条道路。对于他们来说,胜算并不重要,当这类行情发生时,他们认为是不错的机会,所以不希望错过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每当你感觉犯错时,应该停下来想一想;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,将来如何避免重复发生,当初为什么决定这么做,现在觉得应该怎么做。处理得好时,也该做类似的检讨。一些心理的磨炼,将让你受益匪浅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误判行情方向,未必就是错误;交易者大约有半数时间会误判行情。纵使结果都是亏损,仍然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,关键在于处理亏损部位的态度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一旦察觉自己误判行情,立即出场,这就是最明智的决定;反之,如果抱着侥幸心理,希望行情突然发生变化而让你脱身,这就是错误。即使结果是获利,也可能发生错误。不论赚钱与否,追价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犯错,然后从错误中汲取教训,就是金融交易与学习程序的一部分。也是为什么资本充裕的交易者,能拥有较大存活概率的原因;他们有犯错与学习的本钱。如果资本太少,在体会市场试图传达的教训之前,交易者可能就破产了。
期货市场充满了风险、充满了变数,辨证地看,挑战与机遇同在,风险与收益并存。自有期货历史以来,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百战百胜,也没有任何一种分析工具能次次灵验。在这个市场上,既没有常胜的将军,也没有常败的士兵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做期货要思危,这是最重要、也是最根本的思想。期货市场中,在虚无的世界背后却处处是暗流汹涌,虽然没有真刀实枪却满是刀光剑影,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放大十倍左右的市场风险不言而喻。
索罗斯说过:“我渴望生存,不愿冒毁灭性的风险。”在这个“与狼共舞”的市场中,生存是第一要务,如果连生存都无法保障,何来收益?如果眼里只看到诱人的收益,忽视或者轻视风险,其结果可能是致命的。在期货市场上,保障原始投入资金的安全才是投资的根本,在原始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制定科学、稳健的投资策略,并最终获得自然而然的投资利润。对待期货交易,要时常思危。虽然不必整日间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,但要让思危的思想浸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去,这样在从事期货交易时,心中就会想到轻仓、轻仓、再轻仓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中国哲学中的“进”和“退”就像“阴”和“阳”一样,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,绝不能割裂开来。如果一味追求“进”,其实是很危险的。“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。”在期货交易中,人性的弱点,诸如贪婪、恐惧等在市场上被充分地体现出来。在收益面前,人性的贪婪往往被无止境地放大,得寸进尺者比比皆是,当有100万收益时,就会想到200万,当有200万收益时又想到500万,欲壑难填,竟不知回头是岸。老子有言: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!”所以我们在进行期货交易时,当盈利超出我们的预期,应该及时想到锁定利润,将心态调整恢复到平和状态时再考虑进场。
期货网http://www.qihuorumen.com
同样,在失利时也要“思退”。人性往往有赌性和不服输的一面,在投资失利的情况下,不及时止损出场,而是继续蛮干,赌徒心态较重,在这种急切、焦虑的心态下从事交易,危险重重。投资大师江恩提醒我们,一定要休息,不要频繁操作,盈利时要休息,失利时更要懂得休息。翻开典籍,一个个历史人物也一次次的演绎了“进”与“退”的得失。
春秋时期,文仲和范蠡帮助越王勾践艰难复国。在勾践完成霸业后,范蠡选择了全身而退,他隐姓埋名,逍遥于山水之间。而文仲梦想着从此可以享受无尽的权力与富贵,结果落得了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”的下场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如果在期货市场上老是亏损,真的要好好想想,自己在哪方面做得不好,痛定思痛,深刻总结经验教训,改进自己的操作方式和投资理念,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,将以前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。在我们的投资生涯中,没有若干年的积淀是很难造就投资人才的,而没有思变的精神,可能在若干年之后,自己还是当初那样的平庸,思变是进入期货市场的新人必须要修的课程,这也是让自己迅速成长的关键。
期货投资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
其实,我们整个的期货交易人生,就是在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,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我们的战争能以胜利的方式结束。但是,如同战场的瞬息万变一样,市场同样风云莫测。市场的运行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纠正自己。在期货市场中转战,为了我们能少犯点错误,多博点收获:谋定而后动,“三思”而后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