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能力更重要的,是格局
这个时代不缺乏努力的人,也不缺乏努力的聪明人。悲剧的是,努力的人却常常得不到正面反馈,看不见努力的成效。
也许要过段时间才能看见成效吧?于是那些沉得住气的人继续去埋头奋斗了,更加勤奋,更积极地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和知识。
可如果很长时间的持续奋斗都没有结果,你就要怀疑,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不对了。
对于这些持续奋斗的人来说,最有可能卡住他们、让他们无法事业突破的,其实是战略格局上的误区。
大部分奋斗者的悲剧在于,他们没有分清楚技术与格局的边界,试图用技术方法去解决格局上的问题。
1
什么是格局?
“格局比能力重要”、“格局决定结局”、“格局才是人生的关键”……这种说法看多了以后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疑惑过,这个所谓的格局,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?
对于格局这个词,向来有很多误解和含糊。要想知道什么是格局,我们先要知道什么不是格局。很多人习惯把一些道德品质类的东西当做格局。
常见的关于格局的故事是下面这种:
有一个推销员,巧舌如簧,成功地说服了一位月薪2000的环卫工为自己5岁的儿子报了价值5000多的情商课程。
他得意洋洋地向很多大老板讲授这件事情,期待得到重用,结果直接被大老板开除了。原因是人品不好,格局太小。
于是得到结论——格局才是人生的关键,比能力更重要。
又比如有这种案例:
一条街上两家商铺,商铺甲的商品质量一般,通过发布假团购信息、虚假宣传以及好货水货参着卖的方式,一开始赚了不少钱;另一家商铺乙的老板勤勤恳恳经营,物美价廉,反而利润不高。
一开始有人觉得商铺甲的老板聪明,乙老板太“老实”。但两年后却发现,甲老板的小聪明让他的店铺被人举报快速衰败,乙老板却因为物美价廉逐步发展起来越做越大。
于是得到结论,小聪明没用,格局才能决定人生。
我相信这种案例大家都看过,我很真诚地问大家一句,你看到这种案例,心里服气吗?反正我是一点不服啊。
你这格局也太简单了吧,人品好一点、诚实一点就叫做大格局?就叫做能够影响人生、比能力更重要的品质?
人品道德当然很重要,可如果格局这个词就是指的人品道德的话,那它也太没含金量了。
提到格局,我们想要找的应该是那种超越一般能力、超越小聪明,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生是否幸福、事业能否做大的重要影响因素,而不是道德人品这种基本要素。
所谓“做好人、积福报、赚大钱”的套路,是宗教的套路,不应该成为职场发展和人生规划的理论依靠。
我所要推荐的,是从思维层面上来解释格局——格局是一种思维的层次,是一种智慧的战略视野。
格局,既然我们总说它是一种比普通能力更重要的、能够影响人事业发展最终结果的特殊的东西,那么就该来点实际的、能操作的内容,不能是虚的,要和我们平时苦逼的生活工作能够结合起来的才好。
而思维方法就是这种落地的、能和事业发展集合起来的承载体。
什么叫做思维的格局呢?
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思维方法——它能够让你站在更宏观的层次上去看待问题,认知事物的隐藏规律,帮你做出更智慧的战略性选择。
说到底,思维的格局是一种更宏大的视野,让你能够看清人生进阶的关键点。
更宏大的视野分为两个维度,第一个是视野的广度,第二个是视野的深度(长度)。
2
更广阔的战略格局
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,如果我们选择跟它死磕到底,未必是最优的解决方案。因为你不能确定那个具体的细节问题是否真正有死磕的必要;也许换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会更好。
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得更大一些,思维更开阔一些,往往就能找到更灵巧的解决方案。
扩大战略视野,最好的思维方法莫过于生态思维。
生态思维是指,你考虑一个事物时,不要只考虑事物本身,而是要考虑事物的周边环境,以及它与环境的复杂关系。
当你把研究问题的视野扩到大生态的时候,你往往会发现事情不一样了,能够找到很多全新的角度。
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小米公司:
几年前,原本小米只是个打性价比概念,低价销售手机的普通手机企业,很多人都怀疑小米的持续盈利能力——把价格压得这么低,哪里有利润?
看起来抢占了市场,但是为什么其他手机品牌——华为、vivo、oppo等不这么降价呢?因为这是赔本赚吆喝,没有实际利益。
然而小米却给出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——从手机降价的单点比拼中走出来,去打造一个新的生态,即小米生态链。
所谓小米生态链,是指各种智能家居、小家电产品,如电视机、扫地机器人、空气净化器、滤水器、电饭煲、插线板、智能穿戴设备、摄像头、路由器等。
目前小米生态链有近百家分支企业和几十种智能家居产品,并且在不断扩展中。
为什么一家手机企业要去生产各种智能家电?它们看起来和手机主业全都不沾边。
在传统的商业逻辑下,同时经营这么多种类的商品,几乎必然会失败,所以一般企业根本就不会往这个方向去考虑。但小米却站在一个生态化的视角上进行思考:
手机能够与所有智能家电进行信息流通,它们共同形成了整个智能家居的生态,而手机则是这个生态的中心点。
在这样的生态视角下,手机已经不是手机了,而是整个智能家居世界的入口。
一般的手机与空调是割裂的,但如果手机能够遥控空调呢?这就是智能家居的特性。当你抓住了手机也就抓住了未来的智能家居世界。
在智能家居这个生态中,手机本身的价值是较低的,只有一两千元。但是它所关联的智能家居,如电视、路由器、扫地机器人、空气净化器、摄像头、电饭煲等,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,能够产生更大的量级收入与利润。
所以小米在初期低价打开销量的思路也就说得通了,尽管极大地降低了利润,但它为未来的商业世界打开了大门。
这也是小米手机能把价格压得比竞争对手更低的底气——
你的手机只是一台手机,你必须靠它盈利;而我的手机是一个生态入口,我有很多额外的赢利点。
这种生态思维的应用,让小米比竞争对手更强大。
也许有人会疑虑,这种顶级大企业的案例,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借鉴意义吗?我们可没那么大资本去打造一个生态。
不用着急,没有资源和背景的普通人,依然可以使用生态思维让自己更好地发展。
举个例子:
未来中国有一波老龄化的浪潮,面对这个浪潮,我们有没有什么盈利机会或者事业发展机会呢?
显然,由于老龄化的浪潮,养老护理行业会有巨大的爆发性增长。可是养老护理产业起始投资动辄几千万几个亿的,一般人会觉得根本没法入手,所以一般人不会特别思考这个产业。
但如果你使用生态思维,你就会发现,尽管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资金,其实依然可以找到机会。
你可以思考,在养老护理产业的周边,是一个怎样的生态呢?那么庞大复杂的一个产业,其生态中必然有很多其他事物,比如场地建设(建筑类企业)、医疗护理设备购买(医疗器械生产商)、护理人员招聘培训(劳务供应)等。
你发现,尽管综合养老护理产业是普通人没法进入的,但是你却可以低门槛地进入养老护理产业的生态中去——比如护理人员招聘。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劳务中介、代理招聘等。
如果你去做一个护理行业的专业性招聘网站或劳务公司,你就成为了养老产业大公司的好帮手,与他们形成共生,在他们大发横财的时候也能分一杯羹。
你既避开了与养老产业巨头的竞争,也避开了与传统招聘网站的竞争——你做了一个差异化的垂直市场。而且这样一个小的切入口,启动成本也较低,是普通人努努力也能够得上的了。
这样的财富机会,一般人考虑不到,但通过生态思维的衍生,你就能够考虑到了。
3
更深远的战略格局
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只对短期有利,对长期没有好处甚至有害,那么我们的长期发展就会受困。
问题是,你如何知道这事情的长期影响到底是好是坏呢?
要穿透时间的迷雾看清更长远的利弊,可以用到兵法思维。
所谓兵法思维,是指依据《孙子兵法》中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事业。《孙子兵法》不是一本普通的兵书,而是一本讲述战争之道的书。更本质地说,这是一本关于风险管理的书。
一个投资决策做下去,长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到底应不应该做?
又或者我们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,会不会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,最终发酵为影响重大、攸关成败的胜负手?
在漫长的人生战斗中,该在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,才能在长期看来达到最优效果?
兵法思维中有几个核心原则来保证实现长期最优的结果。
1.先胜而后战
做事情要先计算,保证必胜或者胜率很高的情况下再去实际执行。如果一时冲动没想清楚就去行动了,后果往往很严重。
比如做金融投资,一定是先测试投资模型的胜率再进行实盘操作,否则会亏得很惨。
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,很多人以为自己早就掌握了。可是胜负手往往在细节问题中,一个小问题没有掌握,思维方法用起来就会变形。比如我问你这些问题:
对于先胜而后求战的理念,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什么样叫做胜率高,高到可以动手做了?
如果要去抓一个机会,应该要投入多大比例的时间、金钱,才能保证长期来看是最优的?
如果这些问题想不清楚,你就不算掌握了这个思维理念。
实际上,原版的《孙子兵法》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思维方向,并没有给出定量计算方法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我们需要引用一些数学知识给先胜后战的理念打上一个补丁——凯利公式。
凯利公式:f =
这个小小的公式,能够解决《孙子兵法》的遗留问题。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。
一件事情有可能胜利,也有可能失败,那么要不要投入金钱、时间、精力呢?答案是:如果机会好,还是要投入。
那么该投入多少比例?我有1万元,要投资百分之多少的钱?我一周有20个小时空闲时间,要投入百分之多少的时间?这个比例值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核心。它就是公式中的字母f。
凯利公式告诉我们,要弄清楚这个比例,就要考虑四个要素:
有多大概率会赢;
赢了能赚多少倍;
有多大概率会输;
输了会亏多少倍。
举个例子:
一只股票,60%概率会涨,涨了赚50%;40%概率跌,跌了亏40%。你该用多少比例的本金去买这个股票?这就是投资届最难解决的分仓问题。
凯利公式告诉我们,你该拿出来70%的本金去投资:
70% =
当然,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的概率是无法事前得知的。比如:你去创业的成功概率具体是多少就不清楚,成功了能赚多少钱也不清楚。
但是对风险高低还是可以有个大致估计。总的来讲:
胜算越高投入越大,能赚的越多投入越大。如果可能的亏损太大,f算出来是负数,那就不投入。
另外,上面的公式中假设了都不为0。如果为0,即赢了也不赚钱,当然不投入;如果为0,即输了也不亏损,显然应该全力投入。
对于各种事务的金钱、时间、精力等的投入,这个公式都能提供依据,它是先胜后战思想的数学补丁。
先胜后战包含的是知己知彼、事前计算的理念,而凯利公式则告诉你具体怎么计算。
2.致人而不致于人
各种竞争与比拼,有时候表面上风平浪静、平分秋色,实际却波涛汹涌、高下已分。
事情的关键点经常是隐藏的,寻常人未必看得懂。为什么普通人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局面,高手却能坚定地说其中一方大势已去或者形势不妙?
因为高手能够看到,尽管当前没有明显的优劣差距,但是一些行为会在几步之后引发困局、露出破绽。
换句话说,高手能看出那些看似平淡的行为,在长远将会展现出的威力或困局。这种对行为长期优劣的判断,本质上来源于一种名为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的思维方式。
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,意思是:
做事情要追求主动权而避免被动,因为主动权哪怕在当下没有实际的利益,经过漫长时间的转化,它终将变成肉眼可见的优势;
而被动局势哪怕眼前并不让你吃亏,经过漫长时间的转化,它也终将变成显而易见的损失。
所以高手不但追求直接的利益,还要追求过程中每一步的主动权。
案例1:
三国时期的袁绍曾有一个机会把汉献帝纳入囊中的机会,可惜他错过了。因为他想不明白,我要一个没什么权力的废皇帝做什么?把皇帝接过来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财富、兵力和地盘,似乎捞不到任何实际的好处。
但曹操是个明白人,小皇帝虽然不带着钱财也没势力地盘,却可以拿他的虚名来号令天下,处处占先机。
假设曹操掌控着汉献帝,给袁绍发了一道升官的圣旨(没什么实际利益,但是名声很好听),这圣旨袁绍接还是不接?接了,这是明摆着听从了曹操的诏令,低人一等了。
今天接了升官的圣旨,回头曹操再给他发一个对他不利的圣旨怎么办?不接,皇帝给你升官你居然敢不接旨?那你就是明摆着造反,传出去名声非常难听,失去人心。
于是两边还没开战,没有明显的兵力、地盘损失,但是曹操就占据了主动,而袁绍被动。这种被动与主动的虚的差距,很容易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步转化成实在的利益差距。这就是曹操致人而袁绍致于人了。
案例2:
一名大四毕业生想要找一份新媒体的工作。经过他的搜索发现,不仅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有相应机会,而且在三线城市老家的一个国企居然也找到了一个类似的机会,并且待遇居然差不多。
算上差别巨大的生活成本,反而在老家要生活得更好些了。
那么,他该如何选择呢?
这个选择当然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。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兵法思维,从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角度去分析。
你没法预知未来,大城市的公司与老家的大国企的职位,你没法预测哪边会发展得更好——也许都很好呢?
但是如果这名学生毕业去的第一家公司发展不好,他需要换一个新媒体的工作,那会产生什么结果呢?经过这一步推算,你会发现区别就出来了。
如果是在大城市,即便公司不好要跳槽,他也很容易就找到新的机会,职业选择很主动;
如果在老家,一旦这家国企的新媒体职位空间有限,他在想找机会就难了。
因为小城市根本没什么新媒体的职位,到时候再想搬去大城市发展,成本反而更高。因为失去了应届生这个有利的身份,于是他的二次就业就很被动了。
尽管这种差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可能性,但假设你经常需要去赌这种可能性,最终有一次你就会面临惨败了。
所以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,我们要选那些能够让我们处于主动局面的方向(比如失败了也有退路,这就是一种主动)。
上面讲的生态思维与兵法思维,本质上都是扩大我们思维格局的一些思维方式。如文章最开始所说:
那些不断努力、不断学习技术而冲不破人生瓶颈的人,很需要这些扩大格局的思维方式。
此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格局类思维方法,比如系统思维、大势思维、慢即是快等,也对扩大思维格局有很大帮助。
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,这些思维格局的扩大,最适用的是那些已经努力学习了很多基础的思维技术和知识的人。
如果尚未掌握基础的做事情的具体技术,那么还需要补上具体的思维技术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