库存+基差+利润交易策略的量化方法
将绝对指标转化为相对指标
大约在两年前,我在知乎上提出了用“库存+基差+利润”的方法去进行期货交易,很多交易者可能只记住了这样的结论:
高库存+高升水+高利润→单边做空
低库存+深贴水+低利润→单边做多
当然,这里面有两个问题,第一个问题是,当库存指标和利润指标不一致时,应该怎么做?第二个问题是,如何去定义库存的高低、升贴水幅度的高低以及利润的高低?关于第一个问题,我们选择通过策略的方式去解决,不做单边,而是选择跨期套利的方式进行参与,说到这里,可能一些交易者会记得:
back结构+库存/仓单验证→跨期正套
contango结构+库存/仓单验证→跨期反套
显然,上面的跨期策略中,期现结构本身可以反映期货的升贴水,库存和仓单可以反映库存的高低,而我们忽略了利润的影响,由于忽略了利润因素,我们做单边的胜率可能会降低,所以我通过策略变化,将单边改为跨期,用低风险的策略去进行匹配。
那么对于第二个问题,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?我们知道不同品种的绝对价格上存在差异,所以比较基差如果用绝对数值来比较的话,就会失真,例如沪镍贴水100点和螺纹贴水100点,那个意义可远远不一样。所以,为了避免不同品种在价格、库存、利润绝对数值上的差异,对我们的判断造成影响,我们选择使用相对数值,例如基差率、库存消费比、利润率等指标。
构造三维策略分析图表
基差指标—>基差率
比较不同品种的基差意义不大,例如,单纯从基差角度来看,沪镍贴水100点和螺纹贴水100点,两个品种贴水一样,做多哪个品种都一样,这就是绝对数值给我们造成的假象,因为镍的价格将近100000元/吨,而螺纹才4000元/吨,所以按照基差率来计算的话,螺纹的贴水幅度远大于沪镍,做多螺纹会比沪镍更具安全边际。基差率的计算方法:
基差率=(现货价格-期货价格)/现货价格
在计算基差率的时候,期货价格通常使用结算价进行计算,这个从期货行情软件比较容易获取,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货价格,现货价格主要的问题在于地域价差和品质价差。关于地域价差的问题,以基准交割仓库所在地的现货价格为主,关于品质价差的问题,正常来说应该以标准品价格为主,但实际上大多数品种都存在替代品以及升贴水设置,所以建议以满足交割要求的劣质品的价格作为参考。
这样一来,品种、地区、品质等问题都解决了,只要找到一个固定的数据获取渠道,长期跟踪这个渠道得来的基差率,或许这个基差率并不准确,但是由于你一直参考这个数据,即你使用的数据具有连续性,对于交易来说,还是比较有价值的。
库存指标—>库存同比
关于库存指标,其实有很多选择,如果你能够搞出商品的月度供需平衡表的话,那么建议你使用库存消费比这个指标,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想把商品的供需平衡表弄清楚是比较困难的,月度供需平衡表还需要对供需节奏有较好的把握,难度更大,所以适用于团队或者机构研究者。
对于普通交易者来说,我认为没必要去搞供需平衡表,因为你不具备那么多数据以及精力。但是你可以采取其他指标进行替代,例如库存同比变化了多少,库存同比增加,与去年相比那就是在累库,说明供需驱动较弱;库存同比减少,与去年相比那就是在去库,说明供需驱动好于去年。
当然,库存又分为上中下游库存,参考哪个库存好一些呢?如果你能够获得全部上下游库存,那么就一直跟踪总库存,例如螺纹的厂库+社库,如果你的数据来源不全,你可以只盯住一个环节的库存,例如社会库存或者港口库存,问题的关键未必是你的数据需要多么准确,而是在于你使用的数据必须具备连续性,你一直参考这个数据来源,那么这个数据就会有价值,如果你不断变化数据来源和口径,那么数据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。
利润指标—>利润率
利润是任何一个行业的生命线,所以我们也需要对利润这个指标予以重视。关于利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有的品种产业链比较简单,可以考察单一利润,但是有的品种产业链稍微复杂,同时可以产生不同的产品,这个时候,就不是考察单一利润那么简单。
例如,能化品种,一套装置可以有很多副产品,如果你只是去看单一品种的利润,那么利润率这个指标可能会对你造成误导,所以需要看整个装置的综合利润,但是这个装置的综合利润往往无法计算,而是需要去调研获取,所以对于能化品种,如果你要使用库存+基差+利润的交易策略,需要格外注意,对于单一产品的能化品种,还是可以使用利润率指标,对于很多副产品的能化品种,一定要格外注意。
另外,再比如压榨产业,也不是看豆粕或者豆油单个品种的利润,而是看整个大豆的压榨利润,这个时候,我们在评估利润指标时,可以把豆粕和豆油两个品种的利润率认为是一样的,去比较豆粕和豆油两个品种各自的基差率和库存同比变化。
我以几个农产品和黑色系品种为例,简单构造一个气泡图,数据是我随机生成的,不作为交易的参考:
这样一来,我们在这个图中,就可以同时把基差率、库存同比、利润率表示出来,在Excel中或者Numbers中都是可以简单地做出这种三维气泡图的,但是这里有两个技术难点:一个是数字标签的添加,无论是Excel还是Numbers中,你都无法直接把对应的气泡中加上期货代码的标签,二个是利润率为负时气泡的显示问题。对于第一个问题,我在Numbers中搞了半天没搞定,但是在Excel中你可以用好几种方法搞得,如果你会VBA,写几行代码可以搞定,不过这里还是建议使用XY Chart Labeler这个插件,相信Excel玩家都知道这个添加标签的插件,几秒钟就可以搞定添加标签的问题。对于第二个问题,无论是Numbers和Excel里都有显示负值气泡的设置,但问题是,利润率亏损和盈利需要有区分,即气泡的颜色需要设置不同,Numbers中需要手动选择单个气泡进行设置,而Excel中可以直接显示出不同颜色,所以相比较之下,还是建议使用Excel来操作。
解读和运用交易策略图
当我们每个周定期的跟踪相应商品的基差率、库存同比变化、现货利润率情况,我们就会得到这个这样的三维气泡图,接下来,我们需要学会解读气泡图,并从中提取我们的交易策略:
1)上下看基差:上半部分,基差率为正,期货贴水,适合做多;下半部分,基差率为负,期货升水,适合做空。
2)左右看库存:左半部分,库存同比下降,同期去库,适合做多;有半部分,库存同比增加,同期累库,适合做空。
3)大小看利润:气泡大,利润率高,高利润不可持续,适合做空;气泡小,利润率低,低利润不可持续,适合做多。另外,彩色气泡是盈利,黑白气泡是亏损。黑白气泡越大说明亏损越严重,黑白气泡越小说明亏损越少。
所以,我们所谓的:高库存+高利润+高升水→单边做空,在上述的气泡图中就比较简单了。高库存,我们就去找库存同比增加的气泡,即右半部分;高利润,我们就去找彩色的大气泡;高升水,我们就去找基差率为负的气泡,即下半部分;然后我们在整个图表中取三者的交集,结果就出来了,满足这样要求的品种就是图中的Y,即豆油。当然,我这里的数据只是随机生成结果,不作为具体交易的参考。
同样的道理,对于低库存+低利润+深贴水→单边做多,在上述气泡图中也非常简单,我们采取同样的方式去选择交集,最终结果是第二象限的品种。第二象限的I和M,一个库存同比变化较大,说明驱动非常强,一个基差率特别大,说明期货估值特别低,气泡大小差不多,说明利润率相当。这个时候该如何选择呢?从数学的角度来讲,应该选择距离原点最远的那个品种。
此外,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选择单个品种的多空方向,同时还可以选择对冲品种组合,例如第二象限的M和第四象限的Y,都属于农产品,而且都是压榨的产品,无论是宏观、利润还是其他角度都相同,唯一不同的就是基差和库存,可以作为对冲组合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油粕比。如果是能化品种,也可以从中选择对冲组合,因为这个交易模型是以产业逻辑为主的,可以对冲掉宏观因素,可以对冲掉原油因素,只留下产业因素,可以选择做多第二象限的能化品种,做空第四象限的能化品种,如果两个能化品种对原油的敏感性相当,价格波动率相当,那么就更完美了。所以,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气泡图组合来选择跨品种对冲的组合。
对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品种来说,尽量不要单边参与,而是选择跨期或者套利交易。以第一象限中的品种为例,从基差率的角度来看,HC比RB的基差率大,说明HC主力合约贴水幅度更大,比RB更满足深贴水;从气泡颜色和大小来看,RB和HC颜色相同都是盈利的,但是RB的气泡显然比HC大,说明RB的利润率高于HC,所以HC比RB更满足低利润;从库存变化角度来看,RB库存同比变化不大,而HC库存同比略微增加一点,但并不明显。所以对于卷螺差而言,可能多HC空RB会比较合适一些。
也许,很多交易者会好奇,那么上述介绍的跨期套利的交易策略如何在图中得以体现呢?其实很简单,正套可以从第二象限中找,反套可以从第四象限中找。当某个品种基差率特别大,但是库存同比减少并不多的情况下,即气泡特别靠近纵轴,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做正套,基差率大就是back结构,库存同比减少,就是库存验证,这就是back结构+库存验证→做正套。同样的道理,当某个品种基差率特别小,但是库存同比增加也并不多,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做反套,这就是contango结构+库存验证→做反套。当然,这个条件也可以放款到第一和第三象限,但归根结底是要气泡要特别靠近纵轴,因为在做跨期套利的时候,我们近月合约主要以顺基差为主。
交易需要注重各方面的平衡
市场上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,例如,消息、心理、情绪等,但是归根结底最终还是反映到库存、基差、利润三个终极指标,消息可能是骗人的,心理可能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,情绪容易受到感染,但是库存、基差、利润这些数据是不会骗人的。对于普通散户来说,如果你一直做某个板块的5个左右品种,持续利用这个三维气泡图去跟踪,我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,比很多机构去搞那么多复杂的数据、信息、图表,写那么长的报告要有效的多,因为对于交易者来说,我们需要对数据和信息做减法,得到一个明确的交易策略。
从上面的分析过程来看,我们其实是寻找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指标:库存、基差、利润,更重要的是,我们在使用三个指标的时候是注重平衡,当三个指标指向一致的时候,我们直接单边交易;当三个指标指向不一致的时候,我们通过修改策略,降低策略的风险来重构平衡,即我们选择跨期、跨品种对冲交易的方式。
方向、起点、终点—>策略,这个是格局的问题。这个交易模型是帮你解决方向性的问题,即让你对交易有方向和策略,但这并不代表你使用这个交易策略就一定能够赚钱,因为交易中没有圣杯,也不存在常胜或者必胜的交易策略。任何交易策略都有失效的时候,只是这种策略拉长时间周期来看,是一种长期有效,短期或者偶尔会失效的交易策略。
价格、仓位、节奏—>细节,这个是细节的问题。交易并不是有了大格局就一定能够赚钱,细节处理不好,你照样会亏钱。要想长期交易成功,关键是保持投资组合布局平衡。从策略的角度来说,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种和交易方向以及交易策略,从细节的角度来说,我们的持仓也需要注重平衡,多空总的货值注重相对平衡,这样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策略平衡、仓位平衡之外,交易和生活也需要平衡,交易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生活的全部。交易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,当你需要提炼自己的交易框架时,需要通过理论分析、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,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你的人生和生活。希望交易者在追逐交易成功的同时,也能够注重交易与生活的平衡,享受生活的乐趣!